2025年8月5日凌晨,深圳在雷暴与狂雨中惊醒。4时13分,气象台将分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扩展至全市——这是自2018年台风“山竹”后,深圳首次发布全市暴雨红色预警。时隔七年,红色警报再度响起。

暴雨实况惊人:8月4日20时至5日05时,全市平均累计雨量84毫米,龙岗区成为暴雨中心——岗头站累计雨量高达208.3毫米,山厦站最大1小时雨量更是达到99毫米。如此强度的降雨倾泻而下,让这座超大城市面临严峻考验。
01 破纪录暴雨,龙岗成重灾区
本次暴雨呈现“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、短时雨强强、致灾风险高”四大特点。在龙岗区山厦站,1小时99毫米的雨量已接近特大暴雨标准,远超城市排水系统承载能力。
与2023年打破7项历史极值的“海葵”残余环流暴雨不同,本次强降雨范围更广,沿海区域风险尤其突出。大鹏新区、深汕特别合作区等东部地区累计雨量普遍超过250毫米,梧桐山、阳台山等迎风坡形成超强降水。
凌晨4时15分,深圳市三防指挥部紧急行动,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。各区各部门强化值班值守,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。
02 全城紧急响应,市民彻夜未眠
暴雨夜,深圳人经历不眠时刻。
许多市民被雷声和暴雨惊醒,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现场实拍:
龙岗某小区地下车库变“水库”,积水没过车轮
罗湖居民家中天花板渗水,用盆桶接水
福田路段车辆涉水抛锚,交警冒雨救援
更有多位网友反映家中出现跳闸、停电及电器自动开关现象。城市脆弱性在极端天气面前暴露无遗。
03 预警一日三变,风险持续高企
随着雨势变化,深圳预警信号一日内多次调整:
7:30 全市暴雨红色预警降级为黄色
9:40 暴雨黄色预警再次升级为橙色
同时,地质灾害预警覆盖全市:龙岗区、大鹏新区、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布橙色预警;福田、罗湖等七区发布黄色预警。气象部门警示,珠江口西侧和香港附近的雷雨云团可能再次东移影响深圳。
据深圳气象台分析,“列车效应”是致灾关键——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,多个降雨云团先后经过同一区域,如同列车车厢连续碾压轨道。
04 防御指南,这些险区勿近
暴雨虽暂缓,但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。市民需高度警惕:
⛔️ 避免前往山区:强降雨易引发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,户外活动者应立即撤离
⛔️ 远离河道水库:水位可能暴涨,水流暗藏漩涡
⛔️ 绕开积水路段:尤其桥洞、地下通道等低洼区域,车辆勿停危险区
未来三日天气仍不稳定:
8月5日:暴雨持续,局地特大暴雨,伴8级大风和强雷电
8月6日:大雨到暴雨,雷暴大风仍存
8月7日:转多云炎热,有局地热雷雨
截至发稿,深圳部分路段积水仍未退去。气象数据显示,后汛期暴雨预警准确率显著高于前汛期,但极端天气的突发性依然考验着城市韧性。
2010至2019年深圳暴雨分区预警次数呈波动上升趋势,高级别预警从2013年起显著增多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,这样的“破纪录”暴雨,或许不再需要等上七年。